1.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教案

2.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

3.教师资格证面试过程中,初中化学教案怎么写

4.初中化学教案

5.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6.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_初中化学试卷评讲课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_初中化学教案模板范文

 “2017年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面试教案”一文由教师资格考试栏目分享,更多信息,欢迎广大考生前来阅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燃烧;知道燃烧和燃烧的条件;能利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探究燃烧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实验,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增加对化学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燃烧条件。

 难点利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魔术:烧不坏的手绢(将20mL的95%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入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手绢表面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

 教师: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揭开魔术的奥秘了。

 环节二:讲授新课

 请学生们回忆以前学过的燃烧的实例,说一说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

 归纳:通常意义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过渡:什么情况下能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接下来我们探讨燃烧的条件。

 进行三组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水与酒精的燃烧对比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的结论。

 (2)对比实验7-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学生思考并讨论让水下白磷燃烧的方法,教师听取意见后演示实验7-12,热水下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

 总结: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揭秘魔术:水分蒸发吸收了酒精燃烧释放的热量,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其燃烧的最低温度,手帕无法燃烧保持完整。

 环节三:拓展提升

 思考:1.为什么篝火中的木材要架空?2.实验室的酒精灯通常用火柴点燃,煤气灶用电子打火器点燃、煤炉则要用纸屑、木条等引燃,这是为什么呢?3.点燃火柴时,划火柴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作业:思考怎么才能灭火。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2017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辅导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教案

教案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 教学案例

一、 说教材

本课选自义务 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 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说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2、学会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出反应规律,形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会“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的溶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初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感受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深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三、说学情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 经验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如:盐的组成特点及常见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等,学生已经具备。但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再加上我校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本课教学,应采取巩固完善、系统提高、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回忆、比较、归纳等过程中形成有关复分解反应内容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2)关注学生的 学习方法 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统归纳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采用不同的习题练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条件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是将已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延伸,所以,对基础知识应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交流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评价,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具有一定综合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形成善于争鸣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他们合作交流、合作探究。使各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习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通过flash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环节一,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环节二,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2、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 反应、NaCl与AgNO3、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应,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有这些已知反应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应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3、归纳 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的比较,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习,在巩固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五、本课教学设计对我的启示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但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教育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教育反省的过程,在此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努力挖掘自己的“亮点”。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生:(思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

生:形成闭合电路;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二、新课讲授

师:[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电流表指针的变化。碳棒上有什么变化?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观察现象)

生:1.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

生: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师:请大家是这写出电极反应。

生: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生:Fe:Fe-2e=Fe2+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

师:这里设计了三个实验,请大家分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显示]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师:在此过程中请大家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生: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

生: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

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提示]讨论提纲

[投影显示]

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生:(讨论分析)

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

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向阳极移动。

3.Cu2+在阴极得电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师:[总结板书]

通电前:CuCl2=Cu2++2Cl-;H2OH++OH-自由移动

通电后: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CuCl2=Cu+Cl2↑

[概括]通俗记法,利用谐音。阳(极)—氧(化反应)

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的?大家请看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子流动

方向。

生: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师:非常正确,我们一来总结一下。

师生:电子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从电源负极流出,流向电解池的阴极,阴极附近的Cu2+

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阳极附近的Cl-在阳极失电子被氧

化为氯原子。氯原子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失去的电子从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了闭

合电路。

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的电离有什么关系?

生:先有电离,后有电解。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完成投影显示的表格。

生:(每位学生完成一项,共同填好此表。)

一、导课

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家可以看到飞船卫星都有一双巨大的像翅膀一样的太阳能帆板,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大家有没想过当飞船运行到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区域时,电能从何而来呢?

视频:工程师的解决办法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根据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并阅读课本79——80页,解决以下问题:

1、放电:

2、电解(定义):

3、电解池:

4、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任务二水中加入电解质可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但会不会影响电解水的反应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回答这个问题。

实验探究电解原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1、写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2、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向阴极移动。

向阳极移动。

合作学习

3、预测电解产物,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记录:

请利用桌面上的仪器和试剂,证明你的猜想。实验现象与你的猜想一致吗?你有新的结论和思考吗?

实验现象

电极反应及反应类型

阳极

阴极

电解CuCl2

的总反应

结论

投影展示交流

1、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2、阴、阳两极电极反应是什么?

3、你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反思 整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类别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

能量转变

反应能否自发

三、检测导结

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属于电解池:

ABCD

2下列有关电解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

C.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3.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有()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A.B.C.D.

反思总结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6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学生的层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工作中要在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难点上要有提升,并且要培养出能参加竞赛的同学。而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中要以抓基础,教方法,教规律,多学多练一定让同学们的化学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为中考全面胜利扫清障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及掌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具体 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 安全教育 ,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5)精心组织每次单元测验、考试

化学知识的学习也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概念、定义、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需多次的记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每一次的周测,月考等考试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考察,并让学生们一个个过关。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相关 文章 :

★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3篇

★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

★ 初三化学老师教学反思与总结

★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2)

★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 初中化学计划合集总结5篇

★ 初中化学计划汇总5篇

★ 九年级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5篇

★ 初中化学教师2020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最新5篇

★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

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和分化点。以下是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教案,欢迎阅读。

 一、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这部分知识系统性强,反应的规律突出,内容较多,历届中招考试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陕西2015年中考试题中占 22分(约占总分值的44%)。出题一般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因此很有必要对酸碱盐进行专题复习。本节课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复习了“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之后,设计了一些与之有关的初步运用,针对性练习、拓展练习,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使他们仿佛置身于中考,从亲身体验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②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中考,从亲身体验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②让学生通过具体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学会分析题意,掌握做题的方法,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讲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题目要求和条件,会分析题意,掌握做题的方法,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四、学情分析:

 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1、教法:采用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辅助等,充分体现“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法: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ppt展示教学目标以及复习重点,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二、新授课

 活动一:ppt展示“幸运课堂——猜猜他是谁?”引起学生注意,并进入复习。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对本专题所涉及的主要物质的性质有一个初步的回忆和了解。

 活动二:认识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如下ppt展示常见的酸碱盐,让学生读写,并尝试复述酸碱盐的定义。然后通过对酸碱盐进行分类,强化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

 活动三:认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ppt展示如下生活或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反应,让学尝试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根据所写方程式,系统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544”。

 活动四:课堂检测,通过如下ppt趣味性的展示出酸的化学性质,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中考前长时间的复习,学生精神上有些倦怠,通过趣味性的题型设计能充分调动兴趣和积极性。另外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五:作业布置,小结归纳

教师资格证面试过程中,初中化学教案怎么写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和实验,使学生掌握CO的主要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培养学生毒气处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CO化学性质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成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通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揭示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

 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是从学生的知识贮备、能力水平分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通过介绍煤气中毒,及其危害的新闻实例引入。突出认识——实验——应用(预防煤气中毒)的学习活动。

 法二:将小老鼠放入盛满一氧化碳的钟罩内,观察一氧化碳的毒性,讲解煤气中毒原理及救护方法,实际救护小老鼠。从兴趣出发,学习一氧化碳性质。

 法三:单刀直入,碳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分子式差异,推测性质,引入实验。

 知识讲解指导:

 1.以实验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一可燃性,其二还原性),特性(剧毒性)。

 2.讲解应条理化,有层次。

 3.注意对比氢气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

 教学建议

 (1) 突出实验教学的功能

 实验设计是探究学习中的一种重要验证方式。本节课应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学习中的功能,在学生提出假设后,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论证方案及实施验证,以形成知识。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假设、训练思维。

 (2)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原则

 无论在课的设计上 ,还是在课的组织上,都应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课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乐在其中。学生在上课时,兴趣较高,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

 在一氧化碳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学生仅仅认识CO有毒的基础上,通过学习CO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4)强化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思考题,整合知识和能力。高质量的思考题,不仅能将课堂教学向外延伸,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一定高度。如本节课留的思考题(CO还原Fe2O3),有三个重要作用。其一是引导复习CO的化学性质。其二是应用CO的化学性质。其三是整合实验装置。将可燃性实验、还原性实验、尾气的处理实验整合起来,设计一套实验装置,这不仅是实验的整合,更是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课程结束指导:

 1.布置学生小结一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再分别与氢气、木炭等进行对照。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为内容,进行讨论,着重在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处理措施。

 3.辩证认识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救治

 教学设计方案

 一氧化碳的性质:

 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结构决定性质)。

 指导阅读 阅读97页第1自然段(注意与物理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CO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提问:制取CO气体时应如何收集?

 归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剧毒。应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特别指出: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须先验纯。

 提问: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

 明确:若CO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CO的爆炸极限是12.5%~74%。验纯的方法同氢气的验纯。

 讲述: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引导学生看图课本第97页5-22)。水煤气是CO和的混合气。

 引导回忆: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设问:CO是否也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导学生思考:①实验的仪器、药品有哪些?②课本上图5-23、图5-13、图5-18有什么明显区别?③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要求学生观察:①玻璃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产生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分析有关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并出示小黑板:

 药品:CO、CuO、溶液。

 仪器:铁架台、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细口瓶、气球。

 步骤:

 ①先通一会儿CO气体;(为什么?)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停止加热;

 ④处理收集到的尾气。

 现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在该反应中,CO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强调:

 ①CO必须干燥、纯净。这样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也避免了实验事故的发生。

 ②增加尾气收集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因从导管进入细口瓶的气体中或多或少含有CO,而CO不允许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③尾气的处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课本99页图给出了处理尾气的另一种方法。

 提问:还原CuO、C还原CuO、CO不原CuO,三个反应有何异同点?

 归纳:①反应CuO中均为氧化剂,、C、CO分别作还原剂。②前两个反应属置换反应,最后一个不是。

 讨论:CO有哪些重要用途?(提示:性质决定用途)

 归纳并板书:

 ① 作气体燃料;

 ② 作冶金工业上的还原剂。

 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讨论:如何实现CO和CO2之间的相互转变?

 归纳并板书:与CO之间的互相转变。

 提问: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讲解: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因为CO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体内缺氧,产生头痛、昏迷,严重时发生亡。

 3.CO的毒性:

 CO剧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

 讨论:如何防止CO中毒?

 讲解:使用时应注意通风、排气。在液化煤气中添加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能帮助人们判断是否发生了煤气泄漏,避免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

 提问:空气中有无CO气体呢?如果有,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性?

 阅读:99页中间部分。

 明确:①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有CO、、等。②CO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等。③空气污染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4.CO对空气的污染。

 CO危害严重!造成环境污染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每个人都应增强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2

  一.知识教学点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对环境的'污染。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

 3.疑点:向炉火中撒少量的水后,为何炉火烧得更旺?

 4.解决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教师演示试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分析,了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保观念。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毒性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引言]:我们知道碳有两种氧化物:CO和CO2。CO和CO2在分子组成上,它们只相差一个氧原子,这种组成上的差异会给它们性质上带来什么差异呢?下面,我们来学习CO的某些特性。

 [板书]: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与CO2相比较)

 [复习提问]: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97第一段,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一下CO和CO2的物理性质

 [板书]: 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CO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教师活动]:讲解演示实验5—10。

 [学生活动]:

 (1)观察火焰捐色,当教师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时,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2)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何物质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解]:CO和H2都有可燃性,它与O2(或空气)混合后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注意点燃前应检验CO气体的纯度。

 [提问]:

 (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H2?

 (2)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CO2?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目的意图]:使学生认识到CO和H2的化学性质比较相似,可根据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物不同来区别;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区别。

 [板书]: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师活动]:讲解演示实验5—11。

 [学生活动]:观察黑色氧化铜的变化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什么物质生成,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解]:CO在反应中夺取了CuO中的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CO2。反应说明CO具有还原性,这个特性与O2、C相似。

 [板书]: CO H2 C

 可燃性 2CO + O2 ==2CO2 蓝色火焰 2H2 + O2 ==2H2O 淡蓝色火焰 C + O2 ==CO2

 还原性 CO+CuO==Cu+CO2 H2+CuO==Cu+H2O C+2CuO==Cu+CO2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思考它有哪些用途?

 [学生活动]:

 ①总结出一氧化碳的用途。

 ②阅读教材中的选学材料,了解水煤气的成分,并思考选学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板书]:

 (1)气体燃料

 (2)冶炼金属:Fe2O3 + 3CO ==2Fe + 3CO2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99页,理解CO中毒的生理过程。

 (2)分组讨论教材第100页的习题3。

 [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板书]:

 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99页。

 (2)讨论CO这种污染物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污染,

 [讲解]: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在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很重要的用途;CO有剧毒,又污染空气,所以要注意防止和控制CO对环境的污染。对于CO,我们要“一分为二”地认识它。

 (三)总结、扩展

 1.CO和CO2性质的差异。

 2.CO和H2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100习题2。

 2.用什么方法鉴别空气、O2、H2、CO和CO2?

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3

 一、教学理念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化学学习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四、教学策略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和了解过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因此教师在引入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以外,还可以避免重复与罗嗦。

 2.教材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然后讲二氧化碳的性质,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把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在讲解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在课题3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使这一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师配合课本120页的习题4设计了一个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

 3.对本课题的两个探究学习活动设计各有侧重:探究活动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设计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有关问题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回到家里继续进行实验求证;探究活动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则更侧重了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对有关现象的分析以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等,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两个实验探究活动都铺设了巧妙的阶梯:对探究活动1采用了先演示实验后给出提示的方法,对探究活动2则采用了填写表格的形式,从而使得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的准备:CAI多媒体课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500 mL、350 mL)2瓶或以上、阶梯蜡烛、火柴、小烧杯(装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的用品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直角型的、直的)、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2个)、玻璃片(2片)、小烧杯、镊子、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稀盐酸、醋酸等。

 3.学生准备:分好四人合作的学习小组并复习学过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

投影并归纳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避免了重复与罗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重点更为突出。

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抄写、记忆

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强调。

提问:你们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是已经做过实验亲自验证并非常确定的,哪些只是由别人告诉你的?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是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从老师口中获知。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创新。

演示实验:

实验1.用二氧化碳倾倒阶梯上的蜡烛

实验2.在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倒入少量水

实验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可能的猜想:1.二氧化碳会熄灭,而且是下面的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2.软塑料瓶会变扁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回答:

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2说明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这两个实验要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较多,耗时较长且实验的成功率较低,所以宜由老师演示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提问: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的设计意图,你们还能设计一些其他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么?

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后再投影出一些提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进行实验设计。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小组的合作,互相启迪、互相补充、并完善自己的设计。

让学生讲述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并引导其他学生去评价这些设计。

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和准备如何实施,并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

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今天老师还补充一个二氧化碳的性质就是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但它们的生成物到底是什么,由你们去进行实验探究。

投影并讲解: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学生实验: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分析有关实验现象并获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很容易分解。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抄写、记忆

投影:根据本课的有关知识点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学生思考、讨论

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布置作业:家庭小实验:用家里的一些物品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实施,把实验的结果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对化学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附:学生学习资料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课堂小探究

 1.请你根据课本p114页实验6-5和实验6-6的构想,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可画图)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2.根据四朵浸有石蕊试液的小花在不同条件下颜色的变化,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现 象

分 析

结 论

 生活事例链接

 1.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由于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 ,证明里面的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2.为了让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3.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称“狗洞”。人如果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然无恙,你能猜想这是为什么吗?

 课后小探究

 家庭小实验:请你利用家庭中的一些小物品来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

您好,给您一个具有的方案

长理 只 陪 教师资格 考试 陪训 班

《氢气的燃烧与性质》教案:教案的撰写是教资面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体现了本节课的授课思路。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并不清楚一份完整的教案都包括哪些内容。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氢气的燃烧与性质》的完整教案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气的燃烧现象及产物,知道氢气的验纯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逐步提高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产物的验证认识氢气作为清洁燃料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氢气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难点

氢气的验纯方法。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实验教师用棉签蘸取少量的煤油点燃,请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产生火焰并伴有大量黑烟。

教师总结可见如果是大量的煤油燃烧,对我们的环境就会造成一定的污染。那有没有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实验活动一:探究氢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演示展示一瓶充满氢气的集气瓶,让学生观察颜色;请学生上台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距离鼻孔约0.5米处,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请同学说出气味。

学生回答无色、无味。

教师演示展示一个由氢气充满的气球,松开气球,让学生观察现象;接着向装满水的集气瓶中通入氢气,观察实验现象,并请同桌之间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通过实验现象:氢气球向上飞去直至屋顶,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瓶外,说明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且氢气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

2.实验活动二:氢气的验纯

展示展示几组氢气爆炸的引导学生意识到在实验和生产中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进行验纯。

演示实验演示氢气验纯的方法步骤,首先在试管中收集纯净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让学生观察现象;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不纯的氢气,让学生对比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为纯净。

师生总结点燃氢气时一定要先检验纯度,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极易发生爆炸。同样地,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3.实验活动三:氢气的燃烧实验

学生小组实验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杯壁的上方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总结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淡蓝色的火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氢气燃烧生成水。

教师引导通过之前学习的碳、硫、铁丝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请同学们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板演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通过刚刚的实验探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与其他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

学生回答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与其他燃料相比,不污染环境而且原料利用率高,所以是一种清洁燃料。

环节四:小结作业

教师提问请同学回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通过学习认识了氢气的物理性质,了解了氢气的燃烧现象及产物,知道了氢气的验纯方法。

作业氢气虽然是非常高能的清洁燃料,但是目前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一起分享。

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学习化学重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更重要。学习方法会因人而异,但好的学习习惯是适合所有人的。

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做好预习、认真听课、注重应用(作业)、及时复习。

1、课前认真预习: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

2、主动提高听课的效率: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

3、注重应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注重经常做实验,现在很多学校都用VCM仿真实验做实验的软件,同学们可以课后反复做实验,做的时候多动脑想想,联系实际生活应用。

4、复习总结提高。要经常通过对比、鉴别,弄清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并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知识。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便可以使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并从物理量间的因果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样既能不断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_初中化学试卷评讲课教案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化学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此,下面我整理了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一、教材

 《物质的溶解性》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1单元第3节的内容。本节课主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度。本节包括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溶解度”部分介绍了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和温度的关系说明了物质在一定溶剂和温度下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以此得出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然后,探究溶解度曲线——包括回执溶解度曲线、分析和应用溶解度曲线、比较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的区别、体会列表法和作图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作用等,引导学生体检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最后,简单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并结合有关汽水的讨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密切相关。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学情

 基于溶液在化学(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只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是不够的,还应定量地认识溶液。本节以溶解度为核心,展开对溶液的定量研究。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要求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本节学习中所需的有关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等数学知识,学习已经具备,一般不会造成学习障碍。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对溶解度概念的运用时忽略条件;对问题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而产生一些模糊或者错误的认识,例如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认为增加(或减少)溶剂的量,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大(或减少);认为搅拌能使固态物质的溶解加快,也会使其溶解度增大;等等。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2、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难点

 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相关应用。

 过渡: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探究法、教授法等。本节课主要是实验探究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分析讨论,概括总结等基本环节循序渐进学习本节课。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上一节课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室温、10mL水)制得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大家知道了物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现在请大家考虑:什么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然后,我们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悬疑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探究的热情。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一: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

 教师提问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份水中溶解的质量是否相同?向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硝酸钾、熟石灰,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固体的溶解。注意不变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如何控制,让学生们边做实验边思考。然后再引导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呢?有学生可能回答温度,然后再问如何操作?学生们能够说出方法:即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观察试管里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然后按大家提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蒸馏水各5克、 硝酸钾、熟石灰各准备了一克完成实验一;实验二中准备了5克蒸馏水,2克硝酸钾。仪器、药品先检查是否齐全,然后开始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实验一中硝酸钾全部溶解,熟石灰不能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物质的种类不同,他们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不同。实验二中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能增加硝酸钾的溶解限量。从而得出溶解度的概念,要强调溶剂和温度的影响。

 此环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灵活拓展教材实验探究2-3,设计为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不断被追问下不断被调动思维,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不断反思改进实验设计,由特殊上升到一般,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

 (2)溶解度曲线的认识和应用

 学生自行看课本上的溶解度曲线图,然后讨论回答观察到的信息:①能找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何变化;④两物质相交的点表示同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老师设置问题,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它表示什么意义?”让学生即学即用,灵活运用。老师再次强调: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

 让学生观察冷却后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已有固体析出,这是什么结晶?与海水晒盐的蒸发结晶有什么不同?比较得出结晶的不同方法:一个是改变温度,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一个是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还有一种是升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的物质,如Ca(OH)2。

 (3)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分析,想出办法。

 第三环节:深入学习,巩固提高

 知识点1:溶解度

 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把36g NaCl溶解在100中,形成饱和溶液,则NaCl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10g NaCl可溶解在100中,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0g

 C、20℃时18g NaCl完全溶解在50中形成饱和溶液,则20℃时 NaCl的溶解度为18g

 D、20℃时136g NaCl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6gNaCl,则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知识点2: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A )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课后探究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确切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及如何准确、形象表示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使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一定的联系。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

 做课后练习题。

 七、说板书设计(略)

化学试卷讲评课 教学设计

刘颖

一、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以一种常见的题型,但以往在试卷讲评课中往往出现准备不足,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这样经常一节课下来,教师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本学期我们化学组着手进行试卷讲评课的这一课题研究,极力创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

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

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讲一题会一种方法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

[成绩分析]多媒体展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得分率:

10010

90 80

80

70 6060 504040 3020 20

100 1357911131

50

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审题不细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未知的知识。

一、审题不细致:

典型例题:16.(2分)请用符号和数字填空: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______78%、 ________21%、稀有气体占 _______%、___________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分析]如果在审题时注意到了“符号”和“数字”两个关键的词,此题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19.(4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要先放 ,其目的 。

小明把光亮的细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立即用坩埚钳夹着铁丝从瓶口到瓶底缓慢地伸入盛有氧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结果没有观察到预计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出2点)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储备:

学生回忆: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铁丝表面有锈迹。

2.点燃火柴后立即将铁丝和火柴伸入集气瓶下部。

3.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

4.氧气浓度不大。

5.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

6.铁丝太粗。

教师点拨:是不是这些原因在做这道题时都适用呢?

分析:不是,此题中有一些关键的词,如“光亮的”、“细”、“立即”、“夹着铁丝”、“缓慢”。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应是:①没有等火柴快燃尽时就伸入集气瓶内

②氧气浓度不大

③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

小结: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审题,抓住问题中关键的词。

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典型例题:

(一)有关实验现象的问题

13.对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且完全的是 ( )

A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沉淀

B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热量,放出刺激性气味

C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光。

知识储备:

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

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

生成蓝色沉淀

2.加热碱式碳酸铜

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水珠出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3.蜡烛燃烧

发出**火焰,放出热量,火焰分三层,外层温度最高,火焰上方有黑烟。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浓厚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燃烧停止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原空气体积的1/5,白烟消失。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6.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此类题的不同问法

1.有关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错误的)是

2.有关现象的描述,完整而且正确的是

分析这两种问法在回答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活动:分析试卷中的13题,注意到“现象”、“正确且完全”,所以答案选择B 变式训练

例题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加热碱式碳酸铜可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D.人吸入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二)有关物质的性质的问题

典型例题

15.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氧气用于 B 氮气用作食品 C 稀有气体充霓虹灯 D 烧煤取暖 A

医疗急救 包装填充气

知识储备: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能和某物质反应等。

3.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变式训练:

例题2: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铜丝用做电线 B.镁条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氧气用于支持燃烧 D.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

21. (3分)信息处理:“氢气(H2)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水(H2O)。将氢气通过盛有氧化铜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光亮的红色物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有

(2)氢气的化学性质有

(3)请根据材料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在描述性质的时候注意将变化改成性质。而且不要丢信息,不要多信息。要回答的准而全。

[提问]第(3)小题,没有学过氢气燃烧的反应,如何书写文字表达式?

学生:根据“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文中还叙述到“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生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水(H2O)。”所以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一名学生到黑板前书写,其他同学订正答案。

25. (4分)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2)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 、 。

问:做此题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注意“推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展示答案:难溶于水,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三)有关画图的问题

26. (4)画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多媒体展示学生画的装置图:

两名画的比较好的同学的装置图

几名出现典型错误的同学的装置图,让同学挑出其中的错误,并引以为鉴。

三、不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未知的知识

典型例题:

27. (2分)如图所示,手捂烧瓶外壁,会看到有气泡产生。产生此

现象的原因是

知识回顾:在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钟罩内液面是如何变化的?分析产

生液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钟罩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原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变大,大于外界大

气压,所以钟罩内液面下降。

又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气体减少,气压减

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钟罩内液面上升。

温度变化或化学反应消耗气体(生成气

体)等引起。

此题中,气泡逸出,证明气压变大,气压变大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

找同学叙述答案:手捂容器外壁,瓶内温度升高,则装置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有气体逸出,产生气泡现象。

变式训练:

在导管移出水面之前松开手,会有什么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例题4:在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后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

总结:

做题四部曲:读题、审题、答题、回读。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试着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进行试卷讲评,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将试题分类进行:第一类,没有或很少有差错的试题,通常不讲评或点到为止;第二类,部分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第三类,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往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重点讲评。讲评试卷时,把每个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中,紧扣课本分析讲解。让学生根据课本的知识和原理,对号入座,同时,找出自己考卷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在学生看到试卷感觉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进行试卷讲评时,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使课堂更为生动,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