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2.六上第3课《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七年级语文下册《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4.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5.三年级语文灰雀教学设计

6.朱自清《匆匆》优质课教学设计

7.八年级下册《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8.《散文诗》教学设计

美文阅读教学设计模板_美文阅读教学设计

 走近乡下人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根据我的了解,我们的学生85%以上从小生活在城里,对乡村生活缺乏了解。学习本文,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文感悟,学习写法。这一重点确立的依据是本组的编排目的及本文在组内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是难点,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城市,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学生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而文章的语言看似也很平淡,那如何从陌生的景物中、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2.设计理念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读自悟。读一读喜欢的段落,说一说感兴趣的景色。关注他们情感的生成、个性的体验和生活的联系。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文的教学目标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等要求。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朗读的训练,写法的引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乡村生活的资料;乡村风光照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调动,导入课文。

 1.引课:播放乡村生活的资料,交流:说说对乡下的了解。

 2.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就是一篇有关“乡村生活”的美文。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感知画面

 1.接读课文,给每幅图画起个好听的名字。

 2.师生共同交流,师相机板书

 3.谈自己对图画的感受

 4.读课文,找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师:文中有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这些图画的感受,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能找到吗?

 教师板书: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细品深悟,感情朗读

 (一)问题引领

 教师:乡下人家有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那你认为哪一道风景最独特最迷人,就认真去读一读,画一画重点的词语、句子,和同桌交流交流理由,还可以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研读。

 (三)交流(按照学生感兴趣的图画顺序交流)

 1.瓜藤攀檐图

 体会动态的美

 A.教师:请大家读一读第一句话,看看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乡下人家门前的瓜秧生长的很旺盛)

 教师:从哪儿体会到的?(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教师:会读书的学生能把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读成一句话,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到的?(攀、爬)

 B.教师: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动态的美,作者用了两个字,就把画面写活了!

 体会静态的美

 A.教师:这里农家小院的装饰是什么样的?

 学生:——

 B.教师:(出示课件)注意变色的字(青、红的、碧绿,课件背景是淡淡的瓜藤攀檐景),再读一读句子,看看你体会到了一种什么美?(色彩的美)

 教师:是啊,这明丽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里的装饰还是多姿多彩的呢!谁还愿意再来说一说这儿的装饰?

 学生:——

 C.教师:同学们,你们乡下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家有没有种瓜?(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儿的画面)

 谁能结合自己刚才想的,联系课文,再来说一说农家小院这别有风趣的装饰?

 学生:——

 D.教师:这儿既有自然的、静态的美,还有生机勃勃的、动态的美,想到在屋前搭瓜架的人们,是多么富有创意啊!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一段,我们边听边想象这幅生机盎然的瓜藤攀檐图。

 2.鲜花轮绽图

 A.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为什么感觉这里最独特、迷人。

 (同时,教师出示课件:鲜花绽放)

 B.教师:说的真美,鲜花在对你笑呢!

 3.雨后春笋图

 A.学生:谈体会

 B.教师:是啊,老师也很喜欢这儿,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件出示本自然段)看你发现了什么?(课文中的句子为: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课件中改为:成群的从土里长出来,背景为淡淡的竹笋图)

 C.教师:把“探”换成“长”行吗?为什么?

 教师:作者用了一个“探”字,就让我们感受到春笋生长得那么迅速,像一个个和我们捉迷藏的小娃娃。

 来,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学生:感情朗读。

 D.教师:我看到有的同学脸上都带着陶醉的神情,看来,这么独特迷人的景色,我们还应深深地刻在心中!大家试着背一背,看谁先背下来。

 请一位较好的学生背诵。

 E.教师:有什么好办法能迅速地背下来?

 (边想象画面边背诵、抓住关键的词语……)

 F.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背一背。

 学生:——

 学生:齐背诵。

 4.鸡鸭觅食图

 A.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出示课件,背景是鸡鸭悠然自得觅食的)

 B.是啊,鸡儿觅食鸭戏水,这样的.风光确实惹人陶醉。

 5.院落晚餐图

 A.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B.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C.教师:农家人吃饭都让人有诗的感受,大家闭上眼睛,(师用语言渲染情境:现在,我们就身处乡村夏天的傍晚,这儿真是天高地阔啊!让远处看,看到了吗?天边红红的,再感受一下,那轻轻吹来的,抚摸着我们面颊的……还有从头上飞过的,叽叽喳喳叫着的归巢的…… )

 D.睁开眼睛大家刚才都看到了吗?你有什么感受?

 F.教师: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老师送给大家几句诗,大家一起读一读!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学生:帮诗句找家。

 G.我们把诗送入文中找一个同学读诗句,我们读课文,来感受一下傍晚乡村那天高地阔的自然美!

 教师:太阳渐渐下山了,傍晚悄悄的来临……

 学生:……(配乐朗读)

 H.教师:好一幅自然和谐的院落晚餐图啊!

 6.月夜睡梦图

 教师:(课件,音乐起)乡下人家秋天的夜晚就更美了!天渐渐地暗了,天空中升起一轮皎洁的圆月,银白色的月光洒向大地,辛苦一天的人们要入睡了,这时,纺织娘便唱起歌来:

 生1: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生2: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全体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教师:这美妙的歌声伴着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的进入梦乡。

 7.感情升华

 A.欣赏了刚才的这几幅图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B.让我们再一起来读最后一段:作者那由衷的感叹!

  四、拓展积累

 1.教师:这样独特迷人的风景,作者到现在还魂牵梦绕!其实,许多文人都用笔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写下了优美的诗篇,课前,大家也搜集了一些古诗词,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教师:其实,在读课文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地打动了,听了这几首古诗,我感受更深,老师填了一首词,朗诵给大家听一听。

 3.相信,此时,同学们心中的乡村美景已不止文中、诗中的这些,下课后,同学们就作一首小诗,或者填一首词,或者写一段文字来描绘你心中的田园风光。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四自然段。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以及花影之趣,从而深入感受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3.初步了解文章对比映衬手法对表现夹竹桃精神的作用,能初步领会文章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有所感知。

 4.体会双重否定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9课?夹竹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夹竹桃的?(板书:花色、花期、花影)这两盆夹竹桃,一盆红,一盆白,融洽地开在一起,季老觉得这花色?十分奇妙。(板书:奇妙)

 2.过渡:季老非常喜欢花,他曾为办公楼前被砍伐的西府海棠写过一篇悼文,北大未名湖里的荷花都是他亲手撒下的花籽。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家的小院会是什么样的?

  二、可贵的韧性

 (一)赏满院花

 1.翻开书P96,自由读第3自然段,尽情欣赏这满院的万紫千红吧。

 2.品读

 (1)花多:师引读:季老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话,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这么多花,来报报花名吧?

 (2)花美:为了展现花的美,季老用到许多精彩的四字词语,你看到了哪些?

 3.美读:春夏秋三季的小院各有各的美,指名读。

 4.质疑: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是怎样评价夹竹桃的?(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读着这句话,回想刚才欣赏的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品夹竹桃

 1.过渡:是呀,有那么多花,为什么季老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或是句子引起了你的关注,可以划下来,做简要的批注。

 2.交流:

 句子一

 ?悄悄地、一声不响?:夹竹桃的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性,非常质朴,低调,不与百花争艳。

 两个?又?:夹竹桃一朵接着一朵连续不断地开放,生命力非常旺盛,生机勃勃。

 句子二

 ①师:是的,无论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夹竹桃都常开不败。(课件出示:和煦的春风、夏日的暴雨、深秋的清冷)能读出这气候的变化吗?

 ②引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

 ③想象画面:这三幅画面中,哪一幅最能打动你?来说说吧。

 ④师:这幅暴雨图,让你感受到了夹竹桃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始终如一)你们是夹竹桃的知音,也是季老的知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顽强不屈,就是季老所说的?韧性?(板书)

 ⑤无论环境如何,夹竹桃都坚韧地开放着无日不迎风吐艳?。无日不迎风吐艳就是?没有哪一天不迎风吐艳,就是?每天都迎风吐艳。这个句子连用了两个表示否定的字?无?和?不?,文中还有一处连用了?无?和?不?,一起读?无不奉陪就是?每一种花都奉陪。

 句子三

 ① 过渡:文中还有一处连用了?无?和?不?,一起读?

 ②无不奉陪就是?每一种花都奉陪。师:夹竹桃从4月~12月都能开花,是花卉家族中花期最长的一种花。从春到夏、再到秋,它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绽放着,齐?

 3.朗读诗行:师:说着聊着,对这个问题(指板书)有想法了吗?为什么季老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话?(生:花期长久,有可贵的韧性)

 4.解疑:关于第三自然段的

 师:第四自然段通过对夹竹桃花期的描写,表现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而第三自然段却对夹竹桃只字未提,这是为什么呢?刚才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现在有什么想法?(为了衬托出夹竹桃具有韧性,这是一种对比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让我们来感受这种对比,感受夹竹桃独特的魅力。

 每年春天?然而?

 到了夏天?然而?

 一到秋天?在和煦的春风里?

 一年三季?从春天?(齐读)

 小结: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三)品人

 1.师:季老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与夹竹桃有什么共通之处呢?请同学们浏览资料一,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浏览资料并交流感受。

 3.引导背诵:季老与夹竹桃之间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听?

 (1)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

 师:季老的不张扬,就像那夹竹桃?

 (2)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师: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季老信念依然,就像那夹竹桃?

 (3)我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工作,我一辈子没停过。不写不行,好像没吃饭一样,第一需要。

 师:季老七十余年笔耕不辍,不就像夹竹桃吗?

 过渡:此时,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指板书)花性即人品,在季老心中,这充满韧性的夹竹桃就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三、奇妙的幻想

 1.师: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教师引读:幻想)

 2.师:夹竹桃迷离的花影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板书:幻想)。在这些幻想中,你觉得哪一个最妙?可以说出它的妙,先与同桌交流一下吧。

 3.交流:适当点评

 3.师:月光下的夹竹桃真妙啊!它忽而是地图,转眼又成了荇藻,恍惚间又是一幅墨竹?如果你来到这里,又会产生怎样的幻想呢?是连绵的山峦,是浩瀚的星空,是错落有致的珊瑚,还是?拿出作业纸,从中任选一句完成练笔。注意先想好了再下笔,书写要工整,尽量不涂改。(生练笔)

 4.交流

 5.师:多么美妙的幻想啊,有一句名言:所谓天才人物本来就是指那些十分富于幻想的人,季羡林就是这样的人,他爱幻想,爱生活。

 当他看到一片树叶上的彩痕,就会想到地图,想到?水彩画,想到被雨水冲过的墙上的残痕,再玄妙一点,想到宇宙,想到有着各种彩色的迷离的梦影。

 当他看着映在窗户上的浓叶,又会幻想?满窗浓叶,不时有一只绿色的虫子在上面慢慢地爬过去,令我幻想深山大泽中的行人。蜗牛爬过的痕迹就像是山间林中的蜿蜒的小路。

 6.过渡:而最令季羡林怀念的还是站在月光下,一边看着夹竹桃迷离的花影,一边尽情想象。难怪他会爱上夹竹桃。齐读第一小节。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夹竹桃的独特魅力,夹竹桃的花色奇妙,花期长久,充满韧性,一如季老的人品,那迷离的花影能引起许多幻想,在季老心目中,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2.《夹竹桃》这篇文章选自季老的散文集《朗润集》,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是季老散文的风格,老师把这本书送给同学们,相信阅读后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

 19 夹竹桃

 花色 奇妙

 花期 韧性

 花影 幻想

 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

 问 思 行

?《夹竹桃》磨课经历与收获

 对《夹竹桃》这篇课文总有一种情愫,期待与学生一起欣赏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决定在全国名校名师新课标培训会上执教这一课文后,又反反复复地读,言语的妙,幻想的妙,深深吸引了我。从网上下载了不少这篇课文的文本解读,愈发被此文、此花与季老此人所感动。购买几本季老的书,观看介绍季老的纪录片,走进大师,感受大师,由?品花?到?品人?的教学思路逐渐清晰。

 信心满满地进行了第一次试上,可教学效果与我预想的截然不同,似乎学生与文本之间隔着什么。试上的过程是痛苦的,不断地给自己发问:教学活动的设计还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取舍,怎样更优?这样的设计学生能接受吗?不断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再试上,再发问,再改进?

 问一:爱花?爱夹竹桃?

 本文的主角是夹竹桃,作者对夹竹桃的情有独钟不言而喻,从开篇的?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两个?最值得?就可深切体会到。那么为什么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用那么多笔墨写其它十四种花呢?仅仅是为了与夹竹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夹竹桃的韧性吗?由于只盯着?对比?,似乎季老眼里只有夹竹桃,季老爱的只有夹竹桃,其他花都只是陪衬而已。这是否有悖季老的初衷?

 再次品读第三自然段,那如数家珍般的一口气报出十四种花名,那花团锦簇、那满院生辉、那万紫千红,字里行间流露的不正是季老对花的喜爱之情吗?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季老本来就是一个爱花之人,他曾为办公楼前被砍伐的西府海棠暗自流泪,并写下一篇悼文;北大未名湖里的荷花都是他亲手撒下的花籽,被人们称作?季荷?。

 于是重新整理思路,季老爱花,院子里有那么多花,季老也不吝用上精彩的四字词语,但是他最喜欢的是夹竹桃。有了这样的思路,原先设计的开课时直接品读第四自然段,就调整为从第三自然段入手,感受满院的万紫千红,感受季老对花的喜爱之情。

 反思这样的调整,尊重了作者的个人喜好,避免盲目地一刀切,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避免了一开课就默读的冷场情况出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激起学生的疑问:夹竹桃的独特魅力究竟是什么?为后面的质疑环节进行了情感上的铺垫。

 问二:老师问?学生问?

 一开始的教学设计,由于眼里只有夹竹桃,自然单刀直入,开课后直接进入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沉入文字,品读感悟?我设计了几种提问的方式:

 方式一:夹竹桃的独特魅力是什么?默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做简要批注。

 方式二:什么是韧性?从哪儿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默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做简要批注。

 方式三:季老眼里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子的?默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做简要批注。

 无论哪种提问方式,总是由老师单方面提出阅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读书。学生的主动性丢失了,也缺乏迫切的阅读期待。

 后来,由于对文本的重新定位与解读,学生先品读第三自然段满院的万紫千红,充分感受季老对花的喜爱之情,之后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是怎样评价夹竹桃的?(出示第一小节)生齐读。

 师:读着这句话,回想刚才欣赏的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结合一、三自然段进行质疑:

 为什么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

 与院子里其他花相比,夹竹桃有什么不同之处?

 为什么作者第三自然段写了那么多花,却对夹竹桃只字不提?

 反思学贵有疑,一旦学生自己产生了疑问,就有了阅读的动力,质疑环节的设计,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一个探究者,发现者,带着这样的感受去品读文字,寻找心中的答案。

 问三:想象画面要不要?

 第四自然段品读夹竹桃韧性的句子有很多,最突出的是这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如何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形成共识呢?在第一次试上后,我们决定加入想象画面的练习,通过对画面的描述,来感受夹竹桃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坚持开放的韧性。这样的设计有一些大胆,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文字想象成画面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学生不会说,不肯说,说不好,怎么办?于是,我决定从读出季节变化入手,然后老师引读:

 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读的过程中,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再提出要求:你眼前出现了哪幅画面,讲给大家听。这么突然的提问,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愣住了,接下来语文素养比较高的学生,就能较为详细地描述出眼前的画面。

 这个环节要想将三个季节,三幅画面都讲清楚,耗时比较长。经过比较,我们发现夏季暴雨中的画面最能体现夹竹桃顽强不屈的韧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引导学生聚焦这幅夏季暴雨图呢?教学设计再次进行了调整:

 师:这三幅画面中,哪一幅最能打动你?来说说吧。

 反思想象画面是走进角色、品读文字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课堂上需要有这样的训练。但是,想象不能成为空想,读是前提,文字是基础,想象后的交流与点评也很重要。

 问四:散文?诗行?

 散文的语言具有回环反复的节奏美,与诗歌非常接近。于是突发奇想,将散文变成诗行,既能体现散文的节奏美,也便于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的背诵。第一次试上,听课老师认为以标点符号为标准,划分出来的诗行并不像诗行。应该去掉标点,从形式上更像诗歌,朗读起来也更有诗歌的韵味。通过试上,我们发现精心修改的诗行,诗的美感有了,韵味有了,但是这样的修改破坏了语句的整体感与内在联系,并不能起到帮助学生记忆背诵的作用,背离了一开始这样设计的初衷。第三次试上,担心?诗行?引起争议,于是放弃,就用散文本身的形式来呈现,又显得过于平淡。

 经过几次试上,最后确定依然根据标点安排诗行,三次出现诗行:

 第一次:生逐步品读夹竹桃特性之后,教师引导出示。整体回顾夹竹桃的形象,感受语言的特点。

 第二次:生了解了第三自然段发挥的对比作用后,将三、四两个自然段交叉朗读,形成互文效果,感受夹竹桃的独特魅力。

 第三次:将季老的名言与夹竹桃的句子对比,诗行变成填空形式,进行背诵。

 反思教学目标应该教学活动的设计,此环节散文也好、诗行也罢,目标就是体会散文独特的语言节奏,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运用。通过几次尝试,最一目了然的,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就是最合适的。

 问五:老师给?学生发现?

 这节课的设计,从一开始我就确定了从?品花?到?品人?的教学思路,与很多老师设计不同之处在于,大部分教学设计是在学完整篇课文后,再来走进大师,了解季老的生平。我认为,季老的质朴与坚韧与夹竹桃的韧性相通,应该在第四自然段品读了夹竹桃的花性后,直接过渡到对季老人品的感悟,从而达到花与人合一的教学效果。

 季老与夹竹桃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介绍季老的资料非常多,如何进行资料的选择呢?最初的方案,是由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左边一半是季老的资料介绍,右边一半是夹竹桃的描写片段。通过指名对比读,感受花与人的共通之处。这样的设计,课堂上完全是牵着学生走,忽略了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学习的开放度。

 课标中明确提出高年级要培养学生浏览的能力,即根据一定的目标快速浏览资料,从中搜集有关信息的能力。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阅读资料,自我发现呢?我准备了一份介绍季羡林的资料,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浏览资料。学生会发现季老的朴素就如夹竹桃的不张扬,季老逆境中乐观向上就如暴雨中顽强开放的夹竹桃,季老坚持写作就如始终如一的夹竹桃?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后,我设计了对比朗读的环节。选择季老的名言,请男教师配音,通过我的串词,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将人与花的共性升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师过渡:季老与夹竹桃之间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听?

 课件录音: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

 师过渡:季老的不张扬,就像那夹竹桃?

 生背诵: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

 课件录音: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师过渡: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季老信念依然,就像那夹竹桃?

 生背诵: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

 课件录音:我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工作,我一辈子没停过。不写不行,好像没吃饭一样,第一需要。

 师过渡:季老坚持七十余年笔耕不辍,不正像那夹竹桃吗?

 生背诵: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

 反思能让学生做的绝不代劳,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资料的选择很重要,教师要具备甄选资料的能力,既能带着学生走出书本,了解更丰富的信息,也能回到书本,为文本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问六:范读?合作读?

 如果说第四自然段对夹竹桃韧性的解读,是一种偏于理性的品读过程的话,那么对于月光下对夹竹桃花影的幻想部分,则如月光一样具有朦胧美。

 美文需要美读,美的氛围需要营造。背景音乐是反反复复精心挑选的,由耳熟能详的班得瑞的《亲吻雨滴》,变成更加清幽的久石让的《雨》;专门搜集了摄影师拍摄的夹竹桃照片,通过处理软件,加上朦胧效果,展现夹竹桃的美。

 营造的美之境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老师的深情朗读,要抓住学生的眼球,打动学生的心灵。而第五自然的教师朗读,面临的问题是老师读多少?完整地读第五自然段,篇幅太长,老师的表演分量太重。老师读开头,后面的幻想部分学生读,担心学生不能跟上音乐的节奏,破坏整体美感?

 一次试上,突发灵感,老师读开头,然后和着音乐进行领读,因为有了老师深情地领读,学生自然顺着这样的情感接读,因为有了老师对背景音乐乐句节奏的把握,学生也能融入音乐的旋律。此时,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完全沉醉在那美读之中了。

 反思朗读始终是语文课训练的重点,美文美读,老师要花心思营造美的氛围,给学生美的体验和享受,这不仅是朗读技巧的训练,更是对文本领悟的一种表达。

 问七:写好句?写好字?

 我一向提倡读写结合,学习课文更重要的是学习文本的表达,并吸纳作者表达的方法。高年级的课堂安排课后的小练笔是很有必须的,《夹竹桃》这篇课文的幻想部分想象奇特,动静结合,充满情趣,值得学生描仿。不过,难度在于学生对夹竹桃的花影比较陌生,怎样展开合理的想象?怎样模仿并延续季老散文的语言风格?

 在美读这段文字之后,老师引导:?月光下的夹竹桃真妙啊!它忽而是地图,转眼又成了荇藻,恍惚间又是一幅墨竹?如果你来到这里,又会产生怎样的幻想呢?是连绵的山峦,是浩瀚的星空,是错落有致的珊瑚,还是?拿出作业纸,从中任选一句完成练笔。?

 也许是受到季老美妙幻想的启发,也许是被课件上夹竹桃迷离的花影所吸引,伴着美妙的音乐,学生静静书写?

 我幻想它是茂密的树林,它居然就是树林了,这一堆影子是挺拔的白桦,那一堆影子是苍翠的松柏,中间空白的地方就是林间的羊肠小道,碰巧有几只小虫爬过,这就是放羊归去的牧童。

 我幻想它是大海,它居然就是大海了,叶影摇动,这就是舞动的海藻。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栖息的鱼群。微风乍起,海面掀起了洁白的浪花。

 我幻想它是几位少女,我就真看到几位美丽的少女。微风乍起,叶影吹动,少女们婀娜的舞姿便在月光在轻盈舞动。

 ?

 2012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非常重视,明确提出:?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回顾以前的课堂小练笔,我们追求的是学生写出精彩优美的文字,从未关注过学生字写得如何。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在练笔环节增加了书写的要求:?注意先想好了再下笔,书写要工整,尽量不涂改。?尽管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但这是一种价值导向,如果教师在每节课都有这样的要求与提醒,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反思课堂小练笔要持之以恒,要明确每一次训练的重点,要满足学生表达倾诉的欲望,同时也要提升学生表达的水平。在写出精彩文字的同学,老师也要关注学生书写的品质。

 经历了七次试上,在最后的课堂展示中,这节课取得了很大成功,也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回顾整个磨课过程,最初的教案就像一块璞玉,经过精雕细琢以后逐步展现她的风。试上就是研究,就是一步一步追求完美的过程,更是一步一步走进学生,探索最佳路径的过程。不回避问题,直面问题,不放弃对每个问题的思考,灵感往往就会不期而至。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夹竹桃》评课

 5月6日?8日,?新修订后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新特色、新走向高层论坛暨全国课改名校小学语文、数学名师示范课、特色课现场观摩?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2012年新课改工作要点,深入探讨新课改下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的新特色、新走向,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小学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有效拓展全国小学校长的课改视野,全面提升小学课堂的教学水平,有效指导小学教师落实?新课标?。

 常州市实验小学应江苏省教科院邀请,派出江苏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毛成老师献上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毛成老师接到任务时,正值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在研读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老师们认真思考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保留了什么,修改了什么,增加了什么,以新修订的课标审视毛老师的试教课堂。毛老师选取六年级的《夹竹桃》一文,以自己深厚的底蕴,在教学设计中诠释对新修订课标的理解,在七次试教中,不断汲取集体的智慧,最终成功亮相全国性展示舞台。

 在专家现场评课中,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春福高度赞扬了常州在教学研究方面向来富于创新,毛成老师的课堂充满了语文教学的探索意识,他用?三参教法,富有创意?来总括《夹竹桃》一课教学在用教材上的鲜明独到之处:一是段落与段落互相参补,加深对文章段落关系的理解;二是文章与作者互相参补,发现花性人品的共通之处;三是本篇与其他作品互相参补,更进一步提升对花与作者的认识。孙特最后寄语语文老师,阅读教学要遵循文章最基本的规律,即意贯律、言接律、得体律;要根据年段特点突出三大语文能力项目,即词句、段落、篇章;要正确认识对话、感悟的内涵,让语文教学富于魅力。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华秋实,耕耘不辍,常州实小的语文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地深入研究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标准的引领下探索课堂教学的新变化。

六上第3课《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是观察描写植物的名篇,作者是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希望您喜欢。

  文本分析:

 文章运用散淡的语言、恬静的笔法,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等内容。文章从整体到部分,重点放在爬山虎的脚上,并紧扣题目,让学生读后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教学本文,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学习如何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均、柄、蜗”等5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虎、操、占”等14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自觉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感受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可爱。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描写顺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的写法具体、有序地写一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爬山虎的,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叶子、脚有什么特点。

 导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丝瓜、葡萄要依附着架子才能往高处生长,而有一种植物却不需要这样的架子,这是什么植物呢?请同学们看看PPT上的,告诉老师这种植物是——(学生齐声:爬山虎)。对了,就是爬山虎。今天我们就走近爬山虎,看看它是什么样的。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爬山虎的脚)

 过渡:同学们,人和动物是有脚的,借助脚可以行走、跳跃。那么植物也有脚吗?答案是肯定的,爬山虎就是有脚的植物。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爬山虎的相关知识。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集《隔膜》《火灾》,长篇《倪焕之》等。

 叶圣陶改名趣事: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玻璃窗内之画像》,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氏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这才有了成为之后闻名于世的笔名。

 爬山虎: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形态与野葡萄藤相似。夏季开花,花小,呈黄绿色,浆果紫黑色。爬山虎的适应性强,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但爬山虎的根会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石灰岩,沿着墙的缝隙钻入其中,使缝隙过大,严重可至墙体碎裂倒塌。

 2、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感受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学生自读课文,同时圈出生字新词。

 4、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相机纠正。

 会写的字:爬山虎(hǔ),操(cāo)场,占(zhàn)据,嫩(nèn)红,舒(shū)服,一顺(shùn)儿,均(jūn)匀,重叠(dié),空隙(xì),茎(jīnɡ),叶柄(bǐnɡ),枯萎(wěi),瞧(qiáo)不起,牢固(ɡù)。

 会认的字:蜗(wō)牛,弯曲(qū)。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土:均(均匀)坎(坎坷)培(培育)坤(乾坤)。

 木:柄(把柄)柱(支柱)松(松树)栏(围栏)。

 ◆量词归类:

 阵: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清香根:一根茎一根针一根木棍。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了解字的笔画,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学生书写。

 ◆书写指导:

 [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扌”竖钩直挺;右部“喿”上窄下宽,上部三“口”大小不一,下部“木”横长托上。

 [占]上下结构,上下对正。上部竖直,在竖中线上;下部“口”两竖略向内斜。

 [叠]上中下结构,整个字重心要稳。上部三个“又”的末笔捺都改点;中部“冖”宽,横段在横中线下侧;下部“且”居中,底宽与“冖”相当。

 [瞧]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目”框内两短横分写在横中线上下;右部上窄、长,下宽、扁,“”横画间隔均匀,“灬”上合下开,形成宽底,托住上部。

 ◆易错提示:

 [舒]右部是“予”,不要多加一撇写成“矛”。

 [隙]右部上面是“”,不要写成“小”;中间是“曰”,不要写成“日”或“目”。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圈画出有疑惑的词句。

 2、同桌交流朗读情况,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预设:查词典理解词语的含义,并结合句子确定义项。“新鲜”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③(事物)出现不久。④新奇;稀罕。引导学生想象刚长出来的叶子的样子,可以确定“新鲜”在这里的意思对应选项①。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预设:引导学生想象石子丢进水中所产生的水波荡漾的景象,进而结合该句,理解“漾起”指的是爬山虎的叶子在风的吹动下上下起伏。

 (3)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预设:理解“牢固”的意思,教师可以演示东西被胶水粘住难以拉伸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什么状态才是“牢固”。也可以直接让学生查词典,理解词义。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与思考:

 A、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墙上)

 B、课文介绍了关于爬山虎的哪些内容?(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脚;爬山虎是如何用脚爬行的)

 C、爬山虎叶子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嫩红→嫩绿)

 D、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枝状;像蜗牛的触角;嫩红)

 E、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爬山虎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

 预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阅读课文,根据题目寻找答题的关键词句。

 F、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填空:作者是一个有心人,他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叶子是会____,它也有脚,它的脚长在____,形状是____,颜色是____。爬山虎用脚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2)引导学生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每一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一面墙上巴满了绿绿的爬山虎,风一吹,满墙的叶子起伏荡漾,这是多么美的景致。叶圣陶先生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捕捉到了爬山虎的美,并且用生动的文字将这种美呈现了出来。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课文,具体探究这种美。

 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本课的生字以及重点词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给课文划分了层次,同学们表现得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交流并积累从文中学到的理解词语、划分层次的方法。

 (2)摘抄并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描写爬山虎的美句

 ※远远望去,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像绿色的绒毯挂在墙上。

 ※每当微风轻轻滑过爬山虎时,爬山虎像被淘气的风儿掀起了绿色的衣裙,接连不断,好似一个接一个的波浪,凑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爬山虎的叶子一层又一层地围绕着枝条,无数的藤蔓又一圈圈地围绕着主干。叶子是那样茂盛,这时整片的爬山虎就变成了彩色的流动的瀑布,亦真亦幻,倾泻不止。

 ※红红的爬山虎散发着浓浓的秋意,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显示着生命的魅力。是希望,是热血,是收获,似乎每一片红叶都写满无限的遐思,挂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将生命化为永恒。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检测学生课后的复习情况。

 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作者细致的描述,使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激发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爬山虎多么有趣啊,竟然能用脚往上爬。它的脚究竟长在哪呢?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是如何用脚往上爬的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深入了解。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主交流,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

 A、用横线画出描写长大后的爬山虎的叶子的句子。

 B、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

 C、用“○”圈出描写爬山虎的动作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理解圈画的重点词句。

 2、汇报展示,品读课文。

 (1)小组代表汇报圈画的词句,教师相机点拨重要语句。

 A、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几句话描写的是爬山虎的叶子,细细品读,思考:爬山虎的叶子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嫩红”“嫩绿”“绿得那么新鲜”,这些词语揭示了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到长大后的颜色的变化过程。对长大了的叶子的描写集中在后面一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就是:绿、整齐。

 B、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叶子在风的`吹拂下的情景吗?)

 预设: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景物的描写手法的把握。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从“风拂过”“漾起”中体会这句话是对爬山虎的叶子的动态描写。其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叶子在风的吹拂下的其他动态,用流畅、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C、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描写得这么细致?)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把握这两句话的主要意思。前一句交代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后一句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其次,引导学生体会“像蜗牛的触角”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细致,是因为细心观察,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层,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D、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画出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作的词语,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是怎样的?)

 预设: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这几句话描写的是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分句的含义,把握爬墙的步骤,然后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每一步骤。

 (2)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其他知识要点。

 A、课文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文中为什么还要介绍爬山虎的叶呢?

 明确:思维一,叶和脚是一个整体,都是爬山虎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彼此单独存在。

 思维二,人们是先看到爬山虎的叶子,然后才观察它的脚,它的脚藏在叶子下面。

 思维三,爬山虎的叶子不断地吸收阳光,它的脚才能长得好,才能不断地向上生长。

 B、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说“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明确:“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长得如此整齐,令人惊叹。结合上下文,边看插图边想象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它的脚由直到弯,一拉一紧爬上去了。与它的脚反方向长的叶柄便向下垂,叶尖便自然地也向下垂。一顺儿朝下的叶尖,如此整齐的叶子,多像一幅画。

 叶子为了充分吸收阳光,所以均匀而不重复地生长,可见爬山虎是多么聪明的植物啊!

 C、描写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的句子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你发现了吗?请具体说说。

 明确:“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拉,使它紧贴在墙上。”这句话是讲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这句话“弯、拉、紧”三个字,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产生的拉力,使爬山虎在墙上贴得很紧,继而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D、学习课文,你还有哪些收获?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学习课文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词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特点、文章的内容、主旨等,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写。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面理解课文,这样才能真正学有所得。

 (3)回味课文,教师总结。

 小结:一片普普通通的爬山虎,就那么静静地贴在墙上,绿着,生长着,没有妖娆的身姿,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叹。但叶圣陶先生注意到了爬山虎的美,并用生动的文笔写出了它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姿态,从而成就了一篇经典美文。如果我们也能像叶圣陶先生那样,随时留心周围的事物,何愁不能发现美呢?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1、出示课外名篇片段课件,指名学生朗读。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阅读与交流。

 (1)“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叶老先生家的院子里)

 (2)第一次见到那墙爬山虎,“我”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绿)

 (3)作者将阳光比作什么?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怎样的心情?(小精灵;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初到叶老先生家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4)读选文第二段,说说“我”的心被什么融化了。(叶老先生的平易近人、认真质朴)

 (5)选文第二段再次描写爬山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比喻;绿)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同学们,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去探索,去发现吧!

 1、出示“小练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练习片段写作。

 小练笔:植物世界丰富多彩,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观察自己感兴趣的某种植物,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提示: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它的茎是什么形状的?叶子是怎样生长的?在生长过程中花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学生写作片段,教师指名学生朗读,集体评议。

 片段示例:韭菜兰也是一种兰花,只是因为它的叶子像韭菜,所以才叫韭菜兰。韭菜兰刚长出来时,就像小草的嫩芽。差不多两个月后,就长大了,果真像韭菜一样。韭菜兰大约在七八月开花。开花前,它先长出一根绿竿,接着露出花骨朵儿,过上几天,就开花了。它的花是乳白色的,虽然没有牡丹的富贵,也没有茉莉的清香,更没有桃花的花枝招展,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清秀淡雅。她歪着头,就像一位羞涩的少女,使人一见即生怜惜之情。

 点评:这个片段一开始即点明所写植物的名称及样子,然后按顺序描写了它从长出来到开花的过程,时间线条非常清晰。在描写韭菜兰的花时,将它和牡丹、茉莉、桃花进行比较,同时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突出了韭菜兰的清秀淡雅、惹人怜爱。描述很生动,文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略。

七年级语文下册《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上第3课《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课文简说

 本文是台湾作家郭枫笔下的一篇美文。作者以独特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带领我们走进了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看到了草虫们的?和谐生活?音乐演奏?和?勤勉劳作?,感受到了草虫的美丽和智慧。

  设计理念

 根据?全息论?,文本是一个?全息?系统。题眼文眼段眼句眼、插图等?全息元?都包含着文本的全部信息,是文本的缩影。我们从主要?全息元?切入,通过解读各?全息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引领学生快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缩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阅读课堂为平台,对阅读教学和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生活语文进行整体建构,和谐互动,可以使阅读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大气、丰盈、灵动和高效。

 教路、学路和文路包含了相同或相似的信息。做到了?三路?全息统一,学生才能科学地循路阅读,最终自主获取来自文本内容及形式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实施全息阅读教学,引领学生神游草虫世界,可以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11个生字,及?静谧、追随、小巷?等词语。

 2、通过全息阅读,神游草虫世界,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4、通过入情入境朗读、口语交际、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生活和情感积累。

重点难点

 通过全息阅读,引领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草虫的村落》PPT课件;

 学生:亲近自然,细心观察、欣赏小虫的世界,并把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安排:语言描述,牵情入课;解读题目,激起期待;读通课文,自学字词;默读浏览,理清脉络;自选朗读,积累感情;美文美读,引发共鸣;赏读赛读,移情草虫;最后抓住?又?躺?静谧?,走进特殊心境。(略)

第二课时

 板块一前后文眼全息对应解读,快速提取文本主要信息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虫的村落》,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课文介绍的事情。

 (预设:第2自然段)

 2、课件分步出示第2和第10、11自然段。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教师点拨:

 (1)你能不能用上相关语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2)读一读这几段话,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预设: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我为什么那么得意?)

 4、小结过渡:老师也是这么想,草丛里一定有什么奇异之处吸引着我们。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开始奇异的游历吧。

 设计意图:根据?全息论?,文本是一个?全息?系统。文眼是它的主要?全息元?,浓缩了其主要的信息。从寻找文眼切入教学,可以引领学生快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在这个教学板块,针对文本实际,可以首先巧妙设疑,直寻文眼;然后分步出示含有文眼的第2和第10、11自然段,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快速梳理出文本浓缩的主要信息(主要内容);最后顺势引领质疑,牵情进入下一环节的解读。

 板块二词句对应读说全息解读,醉心享受草虫村落风景

 策略一段眼句眼对应读说整合,引领感受草虫侠骨柔情

 导引:在作者的想象中,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在草丛中孤零零爬行的小虫,成了游侠。多么有意思呀!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你会发现这位游侠正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呢?能不能用标题概括出来?

 (预设小标题:游侠归来或甲虫回家)

 1、追随迷路森林的黑色甲虫,感受草虫独特的傲然英勇

 (1)出示段眼: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去。

 (2)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

 (3)教师引导:读着读着,哪个词映入了你的眼帘,点明了这只黑甲虫的性格特征?

 (预设:英勇)

 (4)请学生联系上文,划出描写这位游侠英勇的句子。

 (5)学生朗读体会草虫的侠骨。

 2、走进森林边缘的草虫村落,感受草虫独特的脉脉深情

 (1)创设情境:真是一个傲然前进、英勇无畏的游侠!它终于走进了村子。娇小的妻子看见了,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有着说不完的知心话。请大家一边观看课本第8页的图画,一边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2)同桌入情入境,想象角色对话,体验草虫夫妻的脉脉深情。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解读游侠外出归来这个场景,可以首先运用段眼、句眼全息对应的方法概括出第3、4自然段的小标题(即该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段眼、句眼,引领学生反复入情入境品读,通过联系上文和想象角色对话,体验游侠的铁骨柔情。其间,借助?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个句眼,适时实施?读说全息?教学,通过模拟草虫夫妻含情脉脉的对白,使学生触摸到草虫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琴弦;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策略二教法学法全息迁移解读,自主感悟草虫美丽生命

 学法迁移:刚才我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片段,用小标题?游侠归来?概括出?我?在草虫村落看到的风景;然后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入情入境品读、想象角色体验,在?物我一体?中感受到了草虫的侠骨柔情。现在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继续走进迷人的草虫世界,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我们会又看到哪些醉人的风景呢?通过想象,又会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

 整理反馈:

 1、叹羡溢满奇趣的和谐生活,品味草虫丰富的情感世界

 (1)引导概括小标题:和谐生活或和睦相处。

 (2)出示段眼: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3)抓住?好奇的目光?友好地交流?攀谈得很投机?背着?等句眼,入情入境品读,体会小甲虫的`和谐生活。

 (4)创设情境: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小黑甲虫们和蜥蜴会谈些什么呢?

 (5)学生通过想象,模拟角色谈话,体验草虫村落的祥和生活。

 2、叹慕音韵奇幻的音乐演奏,体味草虫超凡的艺术追求

 (1)引导概括小标题:音乐演奏或艺术追求。

 (2)出示段眼: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3)抓住?灵泉一般?优于人间?等句眼及?!?,入情入境品读,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3、叹赏神奇有序的劳动图画,品悟草虫高度的家庭责任

 (1)引导概括小标题:劳动生活或勤勉奔忙。

 (2)出示段眼: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3)抓住?很远很远?大过身体两三倍?行色匆匆?等句眼,入情入境品读,体会甲虫们的勤勉工作和家庭的责任感。

 4、叹服奇妙绝伦的社会分工,体悟草虫卓然的生命智慧

 (1)引导概括小标题:细致分工或无穷智慧

 (2)出示段眼: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3)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根据两处,启发学生思考:?我?还看见了?

 (预设:学校里,教师教小村民们寻找食物;医院里,医生给生病的村民看病;小区里,清洁工在清理垃圾?)

 设计意图:教路、学路和文路全息统一,学生才能科学地循路阅读,自主提取出来自文本内容及形式方面的信息,使阅读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这一教学环节,依据文本内容实际,在学习?游侠归来?片段之后,适时实施教法学法全息迁移解读,即?抓住重点词句?概括出在草虫村落里看到的每一个场景的小标题,然后?入情入境品读?,引领学生把自己当作草虫村落的一员?想象角色体验?。通过逐一梳理草虫世界的独特风景,感受草虫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美丽生命,进而触摸到作者在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

  板块三生活课堂对应读写全息整合,分享体验草虫生命灵气

 1、过渡:刚才,我们追随着作者的目光,神游了草虫世界,那溢满情趣的醉人风景令人流连忘返。课前,同学们也亲近自然,用心灵观察、倾听、感受小虫们的奇趣生活。现在,请大家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眼中的草虫世界吧。

 2、学生交流,讲述课前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3、导引:这篇课文,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方面描绘了草虫村落的无穷魅力,真是妙趣横生!现在,请大家拿起笔,发挥丰富的想象,也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和独特的感受选择一个方面练练笔,好吗?

 4、学生童心表童趣。

 5、反馈交流。

 6、作业:

 (1)抄写表现作者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

 (2)继续阅读描写融情大自然的文章。(如《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等)

 设计意图:依据全息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缩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阅读课堂为平台,对阅读教学和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生活语文进行整体建构,使各语文子系统和谐互动,可以使阅读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大气、丰盈、灵动和高效。这个教学环节,在学生跟随作者神游了草虫的村落以后,适时融入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即把课前亲近自然,用心灵观察、倾听、感受小虫们的奇趣生活,在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然后进行?读写全息?教学,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用手中的笔童心表童趣。实施这样的教学,可谓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3草虫的村落(拟人)

 看到 感受到

 游侠归来 侠骨柔情

 和谐生活 抓住重点词句 情感丰富

 音乐演奏 入情入境品读 艺术追求

 劳动生活 想象角色体验 家庭责任

 细致分工 生命智慧

人教版六上第3课《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 理解内容,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 体会作者怎样用心地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是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面是七年级语文下册《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

 3.学习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4.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深层品位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以“情”牵引,以“读”强化,以“问”贯穿,以“悟”延伸。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并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渲染气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聆听母爱

 16年7月28日深夜,唐山,在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年青的母亲正在缝补衣服,九个月大的孩子已经熟睡。忽然,一阵地动山摇,一声巨响过后,房屋垮塌了,母子俩被埋入废墟中。所幸的是,房顶的预制板是斜压下来,他们都没有受伤。但是房屋垮塌严重,只能等待救援。三天过去了,由于严重脱水,母亲的奶水没了。孩子的哭声渐渐微弱。年青的母亲心碎了,这时候,她摸索着将身边的缝衣针,毅然的刺进自己的手指。然后将刺破的手指放进孩子嗷嗷待哺的小嘴。第八天清晨,救援人员终于掀开了压在他们头顶的预制板,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孩子脸色红润,宁静而安详,在早已死去的母亲怀里,睡得正香。在他的嘴里,还含着母亲已经僵硬的、发白的手指……

 母爱是伟大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对母爱做过热情的讴歌。有首歌词写得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一同感受作者所要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母爱

 1、走近作者,了解冰心。

 师:冰心,大家熟悉吗?

 生(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师补充: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课外已经对作者做了全面了解。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学生批注)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

 2、范读课文。

 师:《荷叶 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她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文就应当美美地朗读,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勾画出本课生疏的字词。②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速、节奏、感情的变化。③标示出自然段的序号。

 3、积累生字难词。

 师:在听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对照注解,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学习理解):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瑞:吉祥的。菡萏(hàndàn):荷花,本文应该指含苞待放的荷花。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欹(qī):倾斜。荫蔽:遮蔽。花瑞:花开的好预兆。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适意:舒适。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遮拦:zhē遮挡,阻挡。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师:听老师美美地朗读了一遍,大家想不想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生读课文。)

 师:读完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究竟是重在写荷叶,还是母亲?(母亲)表达了什么感情?(对母爱的赞美。)

 三、研读赏析,品味母爱

 1、品味重点语段,品味情感。

 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是怎样由“荷叶”想到“母亲”的,找到作者心灵受到很大触动的句子,或者说,找到“过渡句”。(“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为什么而感动?(因为荷叶保护红莲。)

 师:荷叶是在什么情况下护红莲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师:荷叶是怎样护红莲的?(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师:作者怎样描写荷叶的?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

 (“慢慢”“倾侧”“覆盖”……。)

 师:我们品读语段,就要学会抓住那些具有感染力的词语,饱含感情的语句,或从修辞等角度去赏析。谁来读一下这句话,读出轻重。

 (学生朗读此句,读出轻重的处理。)

 师:作者看到这一幕,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继而“深深的受了感动”。

 师:作者被谁感动?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它?

 (荷叶 “勇敢慈怜”。)

 师:“勇敢慈怜”的意思是勇敢、慈祥、怜爱、怜惜,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还是物?(人)形容哪一类人?(母亲)

 师:梳理一下,在看红莲被荷叶保护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

 师小结过渡: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感到烦闷;白莲凋谢,红莲亭亭,害怕红莲也遭受白莲的命运,不适意;红莲被雨打的左右敧斜,无法可想;红莲被荷叶保护,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地受了感动。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此时,作者刚好依偎在母亲身边,于是作者由“荷叶保护红莲”联想到什么?(母亲爱子女)

 文章写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应该情不自禁的高声赞美谁了?(母亲)

 师:课文在哪一段赞颂母亲的?(最后一段。)

 师:一起来朗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要用温婉的语调,要读出对母亲的依恋。读快了是读不出味道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谁能对这段话进行赏析?(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最后一句是反问,语调也非常好。)

 师:嗯,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赏析文章,就应该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旁批)。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师:“心中的雨点”指什么?(生活中的困难,磨难。)

 师:对了,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能不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心中的雨点”?(运动场上的泪水,成绩考砸后的忧伤,同学之间的摩擦……)

 师:“荫蔽”是什么意思?(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帮助,鼓励,支持……)

 师:当心中“雨点”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母亲就给我们呵护,帮助,鼓励,支持。你能谈谈母亲都给过你怎样的“荫蔽”吗?

 (生讲述:雨中的守候;一杯温温的牛奶;发烧时额头温柔的手……)

 2、品味文章写作的妙处。

 ①文章最后一段话其实是全文的文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你能不能用“语文术语”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文章的主旨段、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②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作者通过写荷叶护红莲,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抒发对母爱的赞美。老师再介绍一个术语:这种借托某种事物抒发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就叫做“托物抒情”。 如果借托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志向,则叫做“托物言志”,如小学学过的课文《落花生》。

 另外,作者把荷叶比作母亲,把红莲比作我,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思考一下: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在文章的前面,有没有铺垫?(祖父的话:“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对了,前面的“借花喻三姊妹”为后文的“荷叶喻母亲,红莲喻我”做下了铺垫,形成完美的“前后照应”。

 四、感情朗读,颂扬母爱。

 师:这篇文章文辞兼美,情意浓浓。让我们感受到:母爱就是那口渴时候的一杯清茶,是夏日的一丝凉风,是冬日的一束暖阳。如此的美文,大家想不想和着音乐,怀着对母亲的敬意,再来朗读一下。在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最感人得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母爱的味道。并试着背诵课文6--9自然段。

 (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学生诵读课文,抽生朗读并点评)

 五、拓展延伸,抒写母爱

 师:大自然中的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形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也许母爱并不惊天动地,歌唱家阎维文在《母亲》中唱到:“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无论是一次回眸,还是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情郁于中,发之于外。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妙笔,模仿本文借助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四人为一组,比比看谁想像最丰富,写的最好最美。

 学生讨论,抒写,展示。

 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地方?

 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

 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除了你,谁能让我茁壮成长?)

 师:大家写得都很好,再认真修改一下,就成了一首小诗,把它送给你的母亲,她肯定会乐开花的。因为老师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正在付出母爱,同时,我也是一个女儿,我还在享受着浓浓的母爱。

 六、课堂小结,珍藏母爱

 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冰心的《荷叶 母亲》,晶莹璀璨,耐人寻味。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什么?(谢谢!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

 其实,一声“谢谢”远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让我们将“母爱”珍藏心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帮母亲洗洗脚,刷刷碗,拖拖地,再陪母亲散散步,说说话,聊聊天,以我们的寸草心,略报三春晖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表达我们的祝愿:祝我们的母亲,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幸福!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积累优美的语句。

 2、认真修改课堂练笔,写成一首小诗送给母亲。

 3、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板书:

 荷叶 母亲

 冰心

 荷叶 护 红莲

 对母爱的赞颂

 母亲 爱 子女

 ( 托物抒情 借物喻人)

三年级语文灰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学习文章的叙述方法(“总-分-总”);

 (3)领悟作者抓住主要特点,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意境美,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方法。

  设计思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唤起他们阅读的兴趣。本课通过看图、学文,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反复朗读,达到入情入境、情景交融。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PPT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略)

 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详)

  一、 导入 ,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景佳作《桂林山水》。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

 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座美丽的城市。从古至今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写下很多诗文赞美它,如唐代诗人杜甫就曾留下“风景宜人处:‘独桂林’”,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曾有“桂林之奇,天下第一”的诗句。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走进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二、整体感知,入情入境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浏览课文。人们都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桂林山水给你的总体印象的句子。)

 预设: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了解意思:甲是指第一,甲天下即为天下第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就是说桂林山水的风景被称为天下第一。

 3.想一想,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预设:总起。概括说明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的缘由。

 过渡: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么我们就要赶紧跟上作者陈淼的步伐“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吧!(指导朗读,要读出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的之情以及心情尤为迫切的语气。)

  (二)精读第2自然段

 1、出示文字: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入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多媒体同时展示与内容相关的)

 想一想: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是来游览桂林的,为什么作者要提到大海和西湖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作者并不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入手,运用“对比”的手法,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却不及漓江水,与大海相比,突出了漓江的静,与西湖相比,突出了漓江的清与绿,体现出漓江水的与众不同。

 2、那么漓江的水到底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请学生概括地说特点。(板书:静、清、绿)

 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指导朗读:“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这段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突出了水的静。

 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三、自学课文第3自然段

 1、欣赏完漓江的水,我们再来游览桂林的山。请同学们按照学习漓江水的方式自学桂林的山。(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桂林山的,大家可以结合和课文中的描写,或独自思考或小组讨论。来学习和感受桂林山与众不同的美。)

 2、出示文字: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像,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请学生概括地说山的特点。(板书:奇、秀、险)结合画面,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

 (1) “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

 (2) “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3) “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3、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的特点的?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过渡:游览过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四、感悟第4自然段

 1、出示文字: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桂林到阳朔一带,沿途都是青山绿水,风景宜人,美不胜收,说桂林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可谓十分贴切)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这一句道出了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课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

 2、感受桂林山水相依,风景宜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五、总结全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祖国山河多壮丽!慨叹之余,我们不由赞叹陈淼先生的文笔竟如此之美!同学们,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间,回味它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

  六、知识拓展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素有“金周至”之美誉,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同学们可以仿照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一写家乡的山水之美吧!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漓江水:静、清、绿

 甲天下——————画中游

 ↓--桂林山:奇、秀、险--↓

 (总)-(分)-(总)

  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这篇文章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写景的经典之作,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读来趣味盎然,令人向往,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不管是桂林的山还是桂林的水,我都不想丢弃,所以内容较多,由于时间限制,每个部分讲解的不够仔细,还需要继续精简。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希望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在精读了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仿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效果良好。

 如果时间允许可适当增加检测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

 二、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

 三、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悟文章中优美词句的内在美。

 教学方法:

 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像”“文”对照,多向导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带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美景中。

 1、播放录像片,配以课文朗读。

 2、学生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谈谈感受。

 3、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1、自由小声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换词练习:区分“观赏”与“欣赏”。

 3、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看投影或录像中的漓江。

 2、读课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3、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

 4、读课文,抓排比句,找出漓江的特点。

 5、引读自悟,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6、指导学生用声音的变化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二段,表达自己对桂林的水的特点的感悟。

 二、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伴读、轮读或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词句。

 (2)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学生在小组中观察自备的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每组推选“优秀小导游”发言。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请学生上板演桂林山“奇”“秀”“险”这三个特点。

 (2)请学生汇报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

 3、请学生自由发挥想像,动手画一画桂林的山。

 4、指导朗读,体味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词句。

 2、自读自悟作者的感受。

 4、自主运用多种朗读开工,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

 四、课外搜集写祖国名胜、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三课时

 一、朗读、背诵最喜爱的段落。

 二、朗读课文摘抄的文章或段落。

 三、自拟题阅读作业。

 例:

 1、找近反义词;

 2、划出一个比喻句,写出本体、比喻词、喻体;

 3、分层(写句序),写出层意;

 4、“这样的水”指的是什么?“这样的山”指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水静水清水绿

 山奇山秀山险

 舟行碧波画中游,

 桂林山水甲天下。

 教学后记:

 对于这类写景美文,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多读,特别是多读有关句子。

 资料提供者:丘艾

朱自清《匆匆》优质课教学设计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灰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材简说:

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灰雀的美,身临其境地说说看到这般情景会说什么。再而读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的喜爱之情。其次,抓住列宁和小孩的对话,着重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动,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再现列宁的爱鸟之情。最后通过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之行为对比,让孩子对爱护动物有了更高层次的启示——正是这种感染和薰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放鸟回自然。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教学时,用学生质疑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再次感受列宁不但爱鸟还爱孩子。以议悟情,以情 *** 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情感升华。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得话写下来,就是让孩子把心灵美的洗礼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并没有明确写出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儿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必须在学习全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因此有一定难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3、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同学们,认识上的鸟儿吗?对,它叫灰雀。板书(灰雀)请静静地听,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

2、谁来说说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好象又看到了什么?

3、多么惹人喜爱的灰雀啊!自己去读读这段话吧。(自由读——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几只活泼的灰雀不仅惹我们喜爱,连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非常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灰雀》。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好小节序号,难读的或者喜欢的部分可以多读几次,注意课文里的泡泡。

2、检查词语。

还见过什么渣状的东西?(饼干渣、煤渣、苹果渣、豆腐渣、甘蔗渣)

3、出示三个难读的句子。

昨天老师读课文,发现课文中有3句话很相似,而且特别难读,你们敢挑战吗?自己先练练吧!(自由读)指名读,发现什么?(标点不同,语气也不同。)你读出了三种不同的语气,真棒。齐读。

4、开火车读课文,谁来当火车头?他要是读对了,就让他一直读下去,要是读错就另请一位同学接着读,比一比,看谁的火车开得稳、开得久。

5、小结:读书也像开车,练得多,练得熟,就开得稳,开得好。

三、感知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同学们,刚才放声朗读课文,可以让我们读在口里,听到耳里,对课文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不出声地默读课文,可以让帮助我们静静地思考问题。现在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划出来,

2、交流读。(师评价:哦,他每次都要停下来仰望,看来真的很喜欢;他还经常带东西给它们吃,就像喂养自己的宝宝一样!多么真挚的爱啊!)齐读。

四、探究灰雀的下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教育无痕。

1、引读:可是,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灰雀到底哪儿去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找出灰雀的下落吗?请大家读读3-10小节,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秘密就藏在其中。

2、交流,你发现灰雀的下落了吗?(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哪里读出来?根据学生的反馈,出示写小男孩的句子,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看出来的?

3、看来,小男孩说自己没看见是在撒谎啊!这小小的谎言连我们都看出来了,又怎么瞒得了列宁这位伟人的眼睛呢。那么面对男孩的不诚实,列宁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读列宁的话?

出示句子1: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1)从列宁的话里里你读出了什么?(列宁对鸟儿的关心、担忧、喜爱)看来,列宁是希望用自己对鸟儿的爱来打动小男孩呀!

(2)我听出了你的可惜,你在为什么而可惜?(为再也看不到可爱的灰雀,为灰雀的伙伴失去了好朋友,为那只被抓的灰雀永远失去了自由,为小男孩不敢承认错误……允许多元解读。)把你的可惜读出来吧!指导朗读。

4、引读:

听到这里,男孩再也忍不住了,他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问:“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同学们,这时的男孩心里在想些什么?(决定放鸟归林,他想:……)尽管男孩没有公开承认自己抓走了灰雀,但我们从他的话语中知道,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过来。

5、同桌分角色读:

列宁真不愧是个伟人,没有一句批评的话,却让小男孩知错想改。这段对话写得真精彩,里面藏着秘密,也含着真情。让我们好好地去读读吧!同桌两人分角色读读对话,看谁读得像,读得好。

6、指名分角色读。

7、存疑:列宁对小男孩的教育成功了吗?小男孩到底有没有知错就改,真的把灰雀放回来?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现在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写字园,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写哪些生字。出示第一行生字。指导写“胸脯”,(因为表示身体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月字旁”,在古代,月字旁表示肉的意思。其他自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

二、烘托 *** ,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有没有把灰雀放回树林?(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那只灰雀,你能给大家讲讲你这两天来奇特的经历吗?(提示学生当时怎么被抓走,后来小男孩准备放你走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

三、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几句什么话?把它写下来吧!

四、写字

五、作业

日记《灰雀历险记》

课后反思:

上课前学生准备了部分关于各个名人的故事,所以课前主要以交流有关于列宁的资料为主,结果发现学生找的并不多,后来我只好给他们介绍一下,看来学生还是不太会抓住重点进行预习。在教学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写事情经过的段落最后落到第一段时指导读。然后学生分别练读列宁和小男孩的话交流自已的体会,这时就解决了列宁说话的技巧和爱鸟的真心,最后思想问题列宁为什么对灰雀问,却没问小男孩呢,简单叫了几个学生回答。在指导读第一段时时间用得太多,学生对课文不熟,以后教学设计还是将识字和课文穿在一起每课时都分配一部分,我想这样的话可能学生会好消化一点,否则课文读起来不是很流利,学生练读时读了很长时间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是很熟练。

八年级下册《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导语:《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6课。《匆匆》是现代着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以下是我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读说写结合,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读说写结合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匆匆”

 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写出了好多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注意“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丢了。

 (板书课题:2.匆匆)

 二、初读美文,感知“匆匆”

 1、(生齐读课题。)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又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2、刚才同学们想到的是人们急急忙忙,行色匆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匆匆而过的时间跃然纸上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第4页,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3、读过课文,你心中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咱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你的问题和作者的问题不谋而合。(板:一去不复返?)

 5、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几次?都在什么位置?

 6、作者是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中心。

 三、精读美文,品悟“匆匆”

 1、作者没有直接写日子一去不复返,而是写这一句(课件)“燕子……再开的时候”

 自由读一读。你能看出什么特点?除了排比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发现?

 2、除了课文中的事物,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按照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无论是燕子、扬柳、还是桃花,他们去了,都能再回来,这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

 3、请看屏幕,我把这一句话这样排列,你发现了什么?(像一首小诗)

 4、谁能像朗诵一首小诗一样美美的读,(读出作者对时间的珍惜之情)

 5、读的真美,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课件)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样的体会?

 (作者是为了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6、那么,作者写时间一去不复返与燕子、杨柳、桃花有什么关系呢?(对比)。正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三者都能失而复得,而我们的时间却不能,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无奈、惋惜)(板)把这种鲜明的对比读出来吧!

 7、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会对过去的时间发生感慨。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大约多大年龄?(20)

 8、你是怎么知道的?(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了。)你很会思考!作者1898年出生,1922年写作此文,当时作者24岁不到,就已经对时间发出了如此感慨。

 9、(课件)请大家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把“我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把“时间的流逝”比作“大海”。)通过这个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的日子和时间的流比较起来微不足道。按常理看,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八千多日”?四个就是90多岁,比较少见了,生活中有几个人能活到90多岁呢?),但是,作者说:一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四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有——(四滴水)。而且是针尖上的四滴水。和浩瀚的大海相比,太少了,同学们,请你思考,你的人生里大约有几滴水,现在用了多少了?(半滴),你感到了什么?(生命太短暂了)。

 10、当作者突然间想到了自已的24个青春年华已一去不复返,他的心情怎么样?一想到这些,他怎能不(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11、其实,让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还不仅仅因为这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三——五自然段,找出还有什么让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呢?做上标记(生读第四自然段)。

 交流我们的疑问理解。(痕迹,游丝,两个赤裸裸)生解答。

 12朱自清面对匆匆而过的日子,他一问自已?

 (课件)(在逃去——做些什么呢?)

 朱自清面对匆匆而过的日子,二问自已?(课件)(在八千——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过去的日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他三问自已?(课件)(我——这呢?)

 是呀!到底有没有留下成就呢?他四问自已

 (课件)(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

 难道像蛛丝一样的成就都没有留下就得离开这世界吗?他五问自已?

 (课件)(我赤——回去罢?)

 愤愤不平呀!他六问自已?

 (课件)(但不平的——遭啊?)(课件)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作者不想赤裸裸的离开这个世界,不想自已走这一遭。)

 (作者不甘愿虚度此生。)(作者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谁能告诉大家,朱自清此生虚度了吗?(一生交流,一生补充)。

 这正是朱自清先生感悟人生苦短,时间匆匆,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辛勤劳作的结果呀!

 13、时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的流逝更是难以描写,可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把他流逝的八千多个日子描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呢?请你来读第三自然段。大家可以交流交流,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好在哪里?

 14、作者不是直接说:我们要爱惜时间呀!而是把时间当人来写,它能“跨”,能“飞”,能“闪”,能“溜”呀!简直是个淘气的小精灵,这样当然更生动、形象了。(生读文)

 15、是啊,你再怎么遮挽也是没有用的,时间就是这样,怎么也留不住它匆匆流去的光阴。(生读文)

 16、“斜斜”“默默”“匆匆”“茫茫然”“轻轻悄悄”“玲玲俐俐”,读起来是那样轻巧婉转,那么无奈惋惜,我们再合作读------(师读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生接读“于是------”)

 四、课内拓展,深化“匆匆”

 1、那么,告诉我,你们那四千多个日子又是怎么溜走的呢?能不能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写一写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做一个小朱自清,好吗?(课件)。

 2、谁能够大胆地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欣赏一下?写得多好,三分文章七分读,再声情并茂地读一遍,好吗?多么形象的比喻,真有几分朱自清的味道?

 3、作者的八千多个日子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溜走了,你们的四千多个日子,张老师的一万四千多个日子,也这样无声无息地逝去了。一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头涔涔而泪潸潸)呢。因为我们也不想(白白地走这一遭啊)。而去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珍惜时间不能让时间白白溜走;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抓紧时间,利用时间学习,长大为祖国多做贡献,让自已活得更有价值)。

 五、课外延伸,升华“匆匆”

 1、同学们,我们也可以像鲁迅一样事事走在时间的前面,也可以像林清玄一样与时间赛跑。这样,当你回首往事时就不会因虚度光阴而感到羞愧,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感到悔恨。(课件)

 2、美文推荐《春》、《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课件)

朱自清《匆匆》优质课教学设计

《散文诗》教学设计

 导语:《白杨礼赞》是一篇叙事散文,赞美了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下面是该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重点掌握文中的字与词。

 ①“垠、砥、恹、虬、娑、楠、欣”等字的读音与写法。

 ②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妙手偶得、锤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倔强、参天、不折不挠、伟岸、朴质、挺拔、宛然、纵横决荡、秀颀。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

 分析:直接抒情,贯串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作者是怎样以审美眼光来观察并表现“美”的?

 分析:《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接下来文章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绘了白杨树的“外形美”。它的干是笔直的,它的枝一律向上,它的叶片片向上,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继而揭示它的象征美:它不仅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而且象征了我们民族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礼赞”白杨树的?

 分析:以“礼赞”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

 文章开宗明义,点出“我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平凡”。接着通过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那“傲然地耸立”的白杨树,继而描述了白杨树的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最后,巧借桶木作比,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更以激昂的语调发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呼声。自此照应开头,情感聚焦,中心突出,使本体(狈脚┟瘢┖拖笳魈澹ò籽钍鳎┒夹蜗笙拭鳎钊烁蟹堋H雎缜逦幌叽椋悴阃平?

 4.本文是怎样巧妙的运用对比烘托的?

 分析:开篇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西北高原,为下文引出白杨树设置了廓大的背景,渲染了粗扩、豪迈的气氛,并且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了“雄壮”、“伟大”,对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色泽起了正面烘托的作用。同时,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起了反衬作用;在描述白杨树的外形和精神时,又反复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与“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和“决不是平凡的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美;紧接着就其外形用“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反喻先行一抑,转而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设喻一扬,对比映衬,形神兼美。文章结尾把白杨与楠木作比,怒斥***派,高声赞美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显示了文章鲜明的爱憎感情和战斗风格。

 5.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反映了什么?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都能给人以情感激发和思想熏陶。

 而作者正是怀着崇敬的感情,热情奔放地对这一幅幅图画的“不平凡”给予赞美,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图美、文美、情更美)。

 6.这篇散文主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在初一的时候,我们读过茅盾的一篇什么文章?(学生:《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子夜》,短篇《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茅盾已于1981年3月27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派消极抗日、积极**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指导预习。

 1.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做好填空练习,初步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3.划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句子。

 (三)研习新课。

 播完录音。挂出黑板(或打出幻灯)。学生课堂练习内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可运用工具书。)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yān)虬枝(qú)

 婆娑(suō)秀颀(qí)倔强(jiàng)

 (把形声字“垠与银”,“砥与底”的形旁作比较。说说“倔强”的“强”的其他读音。)

 2.填空: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8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派和势力,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口答:课文在1、4、6、8四个自然段中直抒胸臆,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教师点拨:填空练习反映了作者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抒情线索,本文可分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把白杨树与楠木作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3.学习第一段。

 问:开篇一句单独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1)点明题旨。(2)赞美的原因是“不平凡”,用“实在”来强调到底怎样的“不平凡”?下文便以此为线索,从不同方面展开描述。

 4.学习第二段。

 指名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

 作者开头赞美白杨树后,却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本身,笔锋一转,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把读者带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打出白杨、黄土高原的幻灯。)

 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觉得黄土高原像“一条大毡子”。

 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从哪些方面描写黄土高原景色?

 黄绿错综:黄土——“伟大的自然力”。麦浪——“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色彩)

 无边无垠:没有边际。(空间)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地形)

 一幅雄伟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风景画面“扑入”视野,人们的感觉是什么?

 先是“雄壮”、“伟大”,由于汽车长时间地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奔驰,人们产生了“倦怠”、“单调”的感觉。就在这时,“猛抬眼”看到了“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白杨树,人们精神为之一振,作者要歌颂的形象——白杨,奇迹般地出现了,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作者视野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作者远看,由面收缩到点。从一排、三五株,到一株。

 第4自然段点明那是白杨树,“那”和上文中“远远”呼应,是远指。

 为什么说白杨树“极普通”而又“实在是不平凡”?

 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实在是不平凡”,是因为在“单调”的“恹恹欲睡”的情绪中,白杨树的出现出奇制胜,使人清醒,使人振奋。

 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白杨树生长在辽阔广大的肥田沃土上,挺立在“雄壮”、“伟大”的背景中,扎根在温暖宽厚的土地母亲的怀抱里。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环境、背景与白杨协调一致,渲染了气氛、衬托了白杨。

 5.学习第三段。

 分析: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含义?(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含义十分深刻。

 板书: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待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板书:

 总的性格 倔强挺立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是第一层次。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3)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口头表述加以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①要求句式变换正确。

 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你应该想到……,你也应该联想到……,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②朗读体会语气。

 陈述句语气一般,反问句寓问于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上运用排比形式的反问,加强了气势,更加肯定有力。

 4.用幻灯打出板书:

 7.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学生集体朗读第5~8自然段,要求读出反问的语气,注意重读和停顿。

 8.指名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

 (1)“贵族化的捕木”象征什么?

 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捕木象征***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2)写楠木的目的何在?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消极抗日”的***派,呼应篇首。

 9.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10.本文通篇用象征手法,主要通过什么形象表现什么感情?

 象征手法,首先是选择能引起读者联想的形象,抓住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加以描写。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热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11.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散文在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整体,作者可以围绕中心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对黄土高原的描写似乎是游离中心的闲笔,其实不然,它的作用前面已经分析过。文章结尾又以楠木作对比,也是为了烘托、赞美白杨树,我们可以把这种特点叫作“形散神不散”,它还表现在语言形式的整齐有力富于韵律上。

 12.总结全文,掌握全文的抒情线索。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自然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在我们心目中,它是一个富有无限生机充满战斗的典型形象。

 课堂教崇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解题。

 这一单元是散文单元,学习这个单元,不但要掌握课文内容,要更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并掌握散文的特点。

 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白杨礼赞》。

 板书课题及作者。

 提问:前面,我们学过茅盾的一篇什么文章?(学生:《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是说明文。)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个省?他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请一同学上黑板写。(学生: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著名代表作有长篇《子夜》,短篇《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逝世后,党中央给予他“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指名学生读注释①。明确: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歌颂抗日根据地的人民。

 课文题目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作者写作目的和课文题目似乎是两码事,其实不是,为什么?

 交代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积极**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和同志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通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朗读)。

 (1)初步了解全文大意。

 (2)划出个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看课本上的词语注释,结合原文语境理解。查字典,给预习提示中的加点字注音。

 补充:

 3.轻声自读课文,分段。

 4讨论分段,概括如下:(板书)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我赞美白杨树。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壮景观,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具体描写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8~9自然段)总结全文,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逐段讲读研讨。

 1.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与题目的关系。

 开门见山,满怀,点明题意,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2)第一部分与下文的关系。

 提挚全文。

 2.第二部分。

 (1)朗读(2~4自然段),要求找准下面内容的词语: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2)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①从白杨树的角度考虑,它与黄土高原有什么联系?②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角度思考,黄土高原的环境暗示了什么?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②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暗示北方农民生长的环境,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做铺垫。

 3.第三部分。

 (1)默读第5自然段,根据提示(幻灯或板书)列出描写提纲。(划线处由学生填写)

 注:划线处空出,由学生填写。

 第6自然段小结上段描写,用“决不是”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极普通”即平凡。

 4第四部分。

 (1)朗读第7自然段。

 作者承第三部分(5、6自然段)对白杨树描写之后,紧接着对它进行抒情性评论。

 问:具体评论些什么?用什么手法?(边研讨边板书)

 作者赞美白杨树是“伟丈夫”,由树及人,一连用四个“难道……?”的句式,启发读者思考,展开联想。

 问:“难道……?”是什么句式?(反问)

 第一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与人联系起来思考;

 第二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的品质与北方农民的品质联系起来;

 第三个“难道”句,又进一步从白杨树的坚强不屈与敌后傲然挺立的抗日军民联系起来;

 第四个“难道”句由白杨树的枝枝叶叶紧密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与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联系起来。

 一连四个反问句式又构成什么修辞手法?(排比)。这一组排比句,由外及里,层层深入地启发读者思考。

 问:联系时代背景你领会到作者的意旨了吗?

 明确:领会到作者不只是赞美树,而是赞颂北方农民,赞颂组织领导革命群众的中国***。这种写法叫象征。象征是写作方法而不是拟人、比喻之类的修辞法,拟人、比喻只表现在句子上,象征表现在篇章上,作者将所描绘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

 问:为什么作者要用象征手法?

 明确:因为作者在国统区,不能直言赞美根据地,讴歌***。

 5第五部分(8、9自然段)。

 (1)朗读(第8自然段),看本段各句与前几段主旨句(或显示主旨的词语)的联系。

 明确:①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与第4自然段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照应。②句“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与第5自然段中的“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相照应。③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第7自然段中的“象征了北方农民”“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等相照应。

 由此可见,本段是全文总结,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全文主题,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朗读第9自然段。

 对白杨树本身的形象刻画及其对其象征意义的揭示已都写到了,为什么还要写这一小段呢?

 首先要搞清“贵族化的捕木”指的什么,作者曾于18年回信答复一位读者说“贵族化的捕木象征***派”,这样把楠木与白杨树对比,主题不就更加深刻了吗?最后再以昂扬的调子赞美白杨树,呼应开头,结束全文,抒发的感情就更加热烈了。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荷叶 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以亲情为主题,写出了亲情的丰富与多样。鲁迅先生的《风筝》洋溢着浓浓的手足同胞之情;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描述了子女与父母的冲突;《散步》勾勒了一个和美的家庭;《荷叶母亲》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着爱的光辉,是难得的幸福与欢乐(正如红莲);远离或失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深切,自己是何等孤单与无助(如同白莲)。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真挚的情感去跟作者、跟母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去分享与珍惜真挚美好的亲情。

 在教学中,先由听歌引起学生共鸣——母爱,引出课文,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料介绍作者、听读课文、欣赏诗画、聆听音乐等,融入学生朗读、师生探讨交流、小组合作、师生练笔等形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听、说、读、练、思、赏、搜等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借此提高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学情分析

 有人说,九零后的孩子是自私的一代,他们相当部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关爱,在享受的同时而忽视了父母付出,本节课的设计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学会体贴父母。

 我面对的是一群正需要用感情去感化的农村孩子,他们对语文的整体感知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因此,要上好这节课,教师就要做好引导,要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文中去,不能为学课文而学课文,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散文诗的感情,品味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指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借助赏析文章,理解文章主题,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

 难点:1、赏析文章,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

 2、学习借景写人、托物寄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今年5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一百多篇短篇、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初雪》)。(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4、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2)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理悟

 师: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读《荷叶母亲》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问题探讨:

 (1)这首诗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生:着力描写红莲,重点是雨中的莲花。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生: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生: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金色花》

 一、预习课文:

 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衍(yǎn)

 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

 攲斜 倾斜、歪斜。

 慈怜 (cí lián) 爱怜

 荫蔽 (yīn bì)(荫今读yīn)遮蔽、隐蔽;庇荫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

 1、导语设计: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简介: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有《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可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3、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2)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

 (三个场景: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读书,投影书页;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

 五、体验反思:

 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想,“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我们要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进行朗诵比赛。

 2、抄写课文词语。

 3、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第二课时 《荷叶 母亲》

 一、复习检查

 背诵课文。

 二、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天下儿女回报母恩的真切心声,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从古至今,歌咏母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母亲用“爱”作支架撑起的翅膀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是又一曲儿女发自肺腑的心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作家冰心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吧。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中国文联副,中国作家协会名誉、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诗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散文集) 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重音等。)

 3、思考: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荷叶护莲图;图画中包含了莲花、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课文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体会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的变化。

 (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2、红莲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作者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

 父在一起赏莲的情景呢?请说说自己读后的理解。

 (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体会这句思想感情。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五、体验反思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践,说说这场暴风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仿课文写法(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篇随笔。

 4、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